天才少女姜萍如果造假,最伤的还是这拨家长的心

上月17岁中专女生姜萍名震天下,江苏某中专服装设计专业,
跑去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,拿下全球第12名。
草根低学历,逆袭吊打清北复交一堆名校师生。
因为传奇,且符合大家爱看的“逆天改命”,
“山窝窝里飞出个金凤凰式”爽剧,所以霸了好多天的热搜。
讲真,如果这事发生在国外,压根掀不起一点波澜,在国内就能上顶流。
现在姜萍已经在各种被扒,被黑,打假!
我是相信姜萍这种民间天才的存在的,
14亿人里头一定会诞生天才。
总有人天生擅长画画、写文章、医术、数学,
不过天才们能被发现,跟文明程度、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。
就像英国和法国,那么点大的国家,历史名人层出不穷,
还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。
因为平台推高了他们,
尤其是工业革命后,他们的教育水平被抬到一定程度,
能让更多有天分的人,充分施展才华,才有了那么多物理学家、化学家、天文学家。
每一万人里头就一定有人杰,有天才!
天才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伯乐比千里马重要多了,没有伯乐,再厉害的千里马,也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。
这个伯乐,可能是老师,也可能是家长。
显然姜萍的伯乐是她的老师,江苏大学数学系的硕士生:王闰秋。
师从数学科学学院卢殿臣教授,姜萍是卢殿臣的徒孙,一上手就有人教她绝顶功夫。
一个服装设计专业,也没有什么高强度的KPI,
所以老师能带着她,凭着兴趣往上看。
毕竟中国数学方面,在钱学森时期就很厉害了,能做出两弹一星了。
而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老师,
一个普通中专/大专学历的服装设计师,
20多岁毕业后,挤破脑袋想进大公司,
每天下了班在家勤学苦练、不断精进,慢慢花10年混到中层管理,
供房、供车、生娃,35岁打工毕业,
为了生活转行,或者去开个小店之类。
而现在,她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。
其实人生的路是很宽的,
对于一个有天分的孩子来说,学以致用,
把自己的天赋,运用到社会实践,解决经济和生活问题,是更容易出彩的。
我们现在不缺读书型的人才,化学、物理硕士、博士很多都失业了,
缺的是能够利用知识,解决生活问题的人,进行企业化生产。
这些凭个人天赋,逆天而行的孩子,都很了不起。
这次一堆舆论要求名校破格录取姜萍,浙大也守住了底线,没有被绑架。
很多人没搞明白:
国家这几年不断收紧,所谓特长生招生权限是为什么?
大学为姜萍录取开绿灯,以后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姜萍,
可能是富豪的儿女,也可能是机关人员的子女,
但极小概率才是普通人的子女。
现在网上,已经有人,人云亦云地公然叫嚣“就不放过她”
如果这个事情出现反转,最伤的还是那帮被迫接受,
孩子被分流到职校的家长。
本来被打了一针强心剂,中专也有天才,孩子不会被埋没,
突然反转了,可咋整?
家长才是离孩子最近的伯乐,
父母尽力挖掘孩子的优势,清晰孩子的成长目标,对孩子的人生尤其重要。
如果你并不是那么注重,孩子在体制内的成绩和分数,
更注重孩子思维模式的塑造,
可以考虑换条赛道。
香港的教育模式,更注重实践和应用。
很多优秀的学校,都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和领导力,
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。
这种教育下的孩子,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想象力,
他们对问题和世界的看法,也更为多元和包容。
绝对没有“学习不好,人生就完了”的陈旧观念。
好的教育环境,塑造孩子的思维模式,更利于孩子后天潜力的开发。
在香港读书,主要有2种升学方式:
1. DSE(香港高考)
只有4000多名考生报考香港各大学,30%-40%的概率考上香港前8大学 。
同时可以以此作为跳板,冲英国G5和美国前20的名校。
还可以申请内地129所高校,大部分都是985/211高校,
2. 港澳台联考
港澳台联考,是为港澳台地区的学生设立的高考,
达到一定条件,就能申请中国大陆的高校。
2022年,华侨生985/211院校的录取比例高达52%,
400分即可读国内的211大学。
如果您:
① 有本科或以上学历(技术和专业过硬可以放宽);
② 从事行业为香港热门或紧缺人才行业;
③ 有跨国或名企公司/国际工作经验;
关注孩子的教育,找仁哥,香港一直门槛高,没有比今年更容易的了。
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,找仁哥申请一个吧。